跟着李娟去游牧(上)
红湘西 2019-08-26 09:50:44

—— 李娟《羊道》三部曲的独特表达方式

作 者:李 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1日

周玉萍

近日,我的朋友圈里有两个人去了新疆旅游,一个是大学同学,一个是曾经的同事。朋友圈里,他们一个晒毡房和草地,一个晒雪山和牛羊,一派有别于内地的大美风光,让我十分羡慕。

跟着朋友圈旅行的时候,我恰好在看李娟的《羊道》三部曲。女作家李娟祖籍四川,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在新疆建设兵团,跟随母亲在阿勒泰地区生活多年,写作有《我的阿勒泰》《遥远的向日葵地》《九篇雪》等作品,曾获多项国内散文大奖。李娟的写作,可以说是一种“用身体写作”的方式,不过她的“身体”应理解为“身体力行”,所写的文字大多围绕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和感受,以清新质朴、充满灵性的文字,为世人展现了一个美丽而独特的阿勒泰。

2007年,为深入了解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李娟跟着扎克拜妈妈一家,随季节迁徙,逐水草而居,从春牧场吉尔阿特、塔门尔图辗转到前山夏牧场冬库尔,再到深山夏牧场吾塞。她克服语言不通、生活艰苦等困难,完全顺从牧民家庭的生活秩序,以亲历者的角度记录了阿勒泰地区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羊道》共五十余万字,按时间和地点分成《羊道·春牧场》、《羊道·前山夏牧场》和《羊道·深山夏牧场》三本书出版。书中生动的场面描写,真切的现场感受,也让我以神游的方式体验了一回独特的游牧生活。

阿勒泰地区在新疆北部,靠近中俄边界,属于寒温带,地势南低北高,南苍北润。为避免过度放牧,给牛羊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牧民们不停地迁徙,不断地转换牧场。每个季节,每个家庭都有固定的牧场;每一次转场,都有固定的路线;每一次暂居,也都有固定的地点、友善的邻居和熟悉的风景。牧民的生产生活,都是围绕着放牧展开。白天,壮劳力骑着马放牧牛羊,女人们在家里分离牛奶、制作酸奶、搓羊毛绳,以及做其他家务。傍晚,赶羊回圈,剪羊毛,挤牛奶;晚上,一家人挤在毡房里休息。牧民的饮食习惯十分特别,只有晚餐吃拉面、抓饭之类食材简单的正餐。一天的其他时间都是喝茶,吃事先烤好的馕饼,就黄油、胡尔图(一种奶酪)之类的奶制品。牧民们早上喝茶,下午喝茶,睡前喝茶,来客喝茶,热茶是充饥、驱寒的生活方式,也是招待亲友、联络感情的社交方式。

在牧场之中,最广为流传的社交方式,就是“拖依”(宴会)。哈萨克人举办“拖依”的机会很多,结婚,生子,割礼,戴耳环礼……哈萨克人说:“财产的一半属于客人。”不论“拖依”的规模大小,热情的牧民总是倾其所有进行操办。“拖依”的白天属于成年人和小孩子,肥美的羊肉,各色的糖果,可以大饱口福;“拖依”的夜晚则完全属于年轻人,四方的姑娘、小伙子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喝酒聊天,尽情释放牧场上茂盛而寂寞的青春。

在某块牧场待上一定时间,牧民们便会转场。每一次转场都是一次迁徙,更是一次充满希望、追逐梦想的进程。哈萨克人们对于转场十分重视,每一个人都要盛装出行,羊走羊道,人和骆驼走近道。转场路上,有风雨交加、饥寒交迫的凄苦,也有大家同心协力、团结互助的温暖,可以欣赏紫云英花海的秀丽,怀念前山夏牧场大树上的秋千,期待深山夏牧场的银色白桦林和牛圈屋顶上摇曳的虞美人……

《羊道》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就是写出了一群个性鲜明、可爱可敬的牧民。性格大大咧咧、不懂爱惜东西的卡西帕,也有一颗爱美之心;爱打架、爱逞能的斯马胡力,在家庭之中担当、付出,充当了顶梁柱的角色;聪慧能干、坚强勤劳的扎克拜妈妈,因为不懂汉语,每次和李娟交流都会闹出笑话;还有文静美丽的邻家牧女加孜玉曼,想要逃离牧场终究无能为力的漂亮女孩苏哈拉,从定居地嫁过来还没有适应游牧生活的新媳妇,还有加依娜、玛妮拉、杰约得别克、吾纳孜艾等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人们之间的互相照顾和体谅,让牧场充满了欢声笑语,毡房无论搭建在哪个角落,都充满了家的温馨。

游牧生活远离城市,贴近自然,但不是闲适轻松的田园牧歌,随处可见环境的恶劣、物质的匮乏和生存的艰辛。牧区地广人稀,天气寒冷,交通不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转场路上,大雨淋漓,大家被淋得透湿,冷得彻骨,躺在被子已结冰的摇篮里的婴儿,更是被冻得哇哇直哭。牧民家庭的家具简陋且稀少,餐桌、盆子之类的器具都是一物多用,节省节约;衣服也是缝缝补补,拼拼接接,尽可能延长使用时间。生活用水依靠冰雪融水,日常食物匮乏,肉食很少,蔬菜更加稀罕,一个洋葱也要分几餐吃完。劳动却十分忙碌艰辛,即使很小的孩子也要承担自己的家庭责任。寄居的李娟,每天也要摇几个小时牛奶分离机,负责取水、洗衣、准备全家人一天喝的茶水。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劳动,严重影响了牧民的健康,斯马胡力、卡西帕、扎克拜妈妈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就像卡西帕对衣服被雨水淋湿完全不以为然一样,牧民们将这些都当做生活中必然经历的一部分,默默地接受着,节制地生活着,用乐观和智慧从容应对,在荒芜和匮乏中创造出一种有别于现代浮躁生活的宁静与丰盛,引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和喜欢。

我一直在想,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在走马观花间欣赏一回大海、草原或都市,体验一种陌生感带来的刺激,更重要的是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世界之外,看见另外一种可能。李娟的《羊道》三部曲,生动地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看见一种不同于内地生活的自然景观、人文风俗和思想观念,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审视生活,丰富自身。这些,都不是三五天的旅行能够达到的深度。我想,这就是《羊道》三部曲受到欢迎的原因。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