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胡灵芝 通讯员 向冠华
“卫生间正在安装热水器,扶手也装好了,这下我再也不担心他‘如厕难、洗浴难’问题了,感谢政府和残联领导的关心……”6月26日,泸溪县达岚镇达岚社区残疾人周云的监护人看到该县残联工作人员上门查访,激动地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感谢。
为切实做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帮助残疾人改善居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县残联积极履行“代表、服务、管理”和职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严把“三关”,精准推进“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让残疾人生活有爱无“阻”。
精准摸排,把好“对象关”。该县残联深入全县11个乡镇147个村寨,实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根据残疾类别、残疾人需求确定改造对象,经过层层筛选后按照相关程序确定 216户困难残疾人家庭为改造对象。
量体裁衣,把好“设计关”。在项目实施前,根据“五部位改造法”,结合残疾人实际条件,进行一户一方案、一户一设计。
加强监督,把好“质量关”。严格按照相关程序,精心选择施工队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县残联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改造现场实地督查督导,认真了解改造情况,仔细察看了电路改造、厕浴改造、加装低位灶台、安装护栏等多项改造内容是否符合“五部位改造法”要求。对已完成项目的安全性、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并认真听取残疾人本人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对正在施工的家庭进行督促指导,发现问题立刻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按照设计方案改造。目前已完成109户,完成率50.5%。
“我们将继续强化监督职能,确保家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加强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增进社会大众对无障碍改造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确保让残疾人朋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该县残联负责人张林立表示。